中國軟件行業協會(英文全稱:China Software
Industry Association,英文縮寫:CSIA) 成立于1984年9月6日,由從事軟件研究開發、出版、銷售、培訓,從事信息化系統研究開發,開展信息服務,以及為軟件產業提供咨詢、市場調研、投融資服務和其他中介服務等的企事業單位與個人自愿結合組成,
經國家民政部注冊登記,是唯一代表中國軟件產業界并具有全國性一級社團法人資格的行業組織。
一、新的形勢下協會的宗旨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信息產業已經成為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成為國民經濟的第一支柱性產業。軟件作為信息產業的核心與靈魂,已廣泛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促使制造業、農業、服務業及社會管理等其它領域的生產、經營方式及工作效率等發生深刻變化,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業。當前國家對軟件產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并創建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為推動軟件產業快速發展,2000年6月國務院頒布了《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18號文件),為中國軟件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證。
在新的形勢下,協會的宗旨為:在通過市場調查、信息交流、咨詢評估、行業自律、知識產權保護、資質認定、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促進軟件產業的健康發展。加強全國軟件行業的合作、聯系和交流;加速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軟件開發工程化,軟件產品商品化、集成化,軟件經營企業化和軟件企業集團化;開拓國內外軟件市場,發展我國軟件產業;在政府和企業之間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遵守憲法、法律和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開展本行業的各項活動,為會員服務;根據政府主管部門的授權,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承擔軟件企業和軟件產品認定職能及其他行業管理職能。
二、協會目前的發展狀況
國發[2000]18號文件明確指出:“信息產業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軟件行業協會在市場調查、信息交流、咨詢評估行業自律、知識產權保護、資質認定、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作用,促進軟件產業的健康發展”,這既給中國軟件行業協會明確了任務也指明了工作方向。在信息產業部等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與大力支持下,在軟件企業的積極配合下,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充分發揮了聯系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與紐帶作用,以竭誠服務的工作態度,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得到了有關政府部門的肯定、企業的認可與社會的認同,在軟件行業中的威信日益提高。通過眾多的國際交流活動,與國際上的同行業組織建立了深入、廣泛的合作關系。
到目前為止協會共有接近700家直屬會員單位,加上各分會的會員單位共有3000多家。會員單位以廣大軟件企業為主,在中國軟件及信息服務業中排名前一百名的企業大多為協會會員單位。另外還包括研究機構、大專院校等,范圍十分廣泛。協會下設若干分會,現在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經民政部批準并備案登記的有20多個分支機構。這些分會在軟件行業中某一特定領域開展活動,進一步擴大了協會的影響力,完善了協會對行業管理的職能,對協會的工作是重要的支持和補充。
在國發18號文件發布之后,全國已有40多個省市、計劃單列市成立了地方性軟件行業協會,他們都是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的會員單位,在業務上接受CSIA的指導。尤其在貫徹落實18號文件各項政策方面,他們與CSIA協同工作,接受CSIA指導和監督。在開展各項行業活動方面共同協作,為發展中國軟件產業共同工作。
為了適應協會工作需要,協會成立了顧問委員會,顧問委員會是本協會的咨詢和智囊機構,由軟件產業界資深人士、著名專家以及對軟件產業有較大貢獻和影響、有較高聲望的人士組成。協會還成立了“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中國軟件行業協會聯系著行業界眾多的專家學者,他們服務于全國各地區各行業,對本地區和本行業的軟件及信息化建設有深入的研究和廣泛的影響力,其中許多是該領域的權威或有決策力的人士,這是業界和協會的寶貴財富。專家委員會為“推優”活動、軟件產品的鑒定與評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還及時跟蹤軟件產業最新的技術動態的發展等,開展一系列的咨詢活動,不但為“推優”活動的權威性做了保障,還為軟件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起到了推動作用。
三、協會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積極學習、宣傳、貫徹國發18號文件精神
(二)開展“雙軟認定”工作
(三)舉辦“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及技術論壇”
(四)推薦優秀軟件產品,培育中國優秀軟件品牌
(五)編寫《中國軟件產業發展研究報告》
(六)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國軟件產業走向國際化
(七)承辦政府委托的任務,參加軟件產業發展規劃制定
(八)組織各種研討、培訓活動,為企業服務,為行業服務
(九)建設“中國軟件之窗”網站
(十)編輯出版《軟件產業動態》
(十一)制定行約行規,為軟件產業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十二)建立民間軟件出口協調機構,促進軟件出口
(十三)組織優秀軟件人才評選活動
(十四)加強組織建設,適應形勢發展,推進全方位服務